网站logo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文明教育   >   详情

树生态文明理念 做美丽中国先锋

发布日期:2016-09-06 浏览次数:1947 来源:本站

树生态文明理念 做美丽中国先锋

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树生态文明理念 做美丽中国先锋,我们以一首词进入本节课沁园春霾,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望四环内外,浓雾莽莽,鸟巢上下,阴霾滔滔。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这首词的原版是沁园春.雪,可是两首词给大家的感觉确实截然不同的,因为环境变了, 每个人都想拥有一个有价值的人生,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人生价值能否实现及实现程度与对待人生环境密切相关,人生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今天我们就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友善的角度谈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首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并思考一个问题:人类是自然的主宰么?人类可以随意开发和改造自然么?

学生回答:不是,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属于自然,而不是自然属于人,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均直接或间接的来至于大自然。我们应该尊重大自然。

学生回答:人类不可以随意开发和改造自然,因为大自然有其自身规律,不按自然规律办事我们将接受大自然的惩罚,人类肆意砍伐森林,导致土地荒漠化,工业污染,导致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北京的雾霾。  

  我们不是自然的主宰者,更不能随意开发和改造自然,我们现在正在为以往破坏环境的行为买单。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在遭遇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以破坏森林为例,由于大量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截止2013年我国沙化的土地面积达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1%,很多地方已成为回不去的家园,此外:我国七大河流有一半以上的水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份之一的中国人不得不呼吸污染空气,此外频发的自然灾害导致人类生活在不安之中,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经济的持续增长将难以为继。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改怎么办?请同学们思考第二个问题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在讲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人类文明的历史历程:人类文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原始文明时期人们敬畏,崇拜自然,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依赖、顺应自然,在人们敬畏和顺应大自然的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而在工业文明时期 人类对大自然的态度由原来的敬畏和顺应,变成了征服和掠夺,人类中心主义不断强化,致使一系列环境问题发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首先要从理念上进行一次革命。即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的理念,友善对待大自然的核心价值观,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承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与存在,决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20世纪初,在美国西部落基山脉的凯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一群群凶残的狼,威胁着鹿的生存。为了这些鹿的安宁,1906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决定开展一场除狼行动,到1930年累计枪杀了6000多只恶狼。狼在凯巴伯林区不见踪影了。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的那么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的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这种相互关系,否则就会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

一百多年以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但鹿群的后面,常常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6千多只.凯巴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由于人们不遵守自然规律,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尊重自然就是要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平等的,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均是自然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要尊重均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中国古人不乏顺应自然,发展经济的典型,四川都江堰的就是典型。此外还有我们熟悉的大禹治水。禹之父鲧,历时九年未能够解决黄河洪涝之灾,他一直采取“水来土掩”的治水方针,效果甚微。大禹认为“治水须顺水性,顺应水性就下的自然规律,因势就导,使得黄河多年的水患得以控制。比如拔苗助长的故事:农夫不顾稻子自然生长的规律,而自作聪明地拔高幼苗以求其快速长高,结果却使所有稻子都蔫了。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具有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只有适应自然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顺应自然就是要使人类的活动符合而不是违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时,呵护和保护自然。白春兰,宁夏自治区劳动模范,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十八大精神,25年来,治理沙漠2300亩,白春兰用她的青春年华在人迹罕至的沙漠地带绘出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世界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有人说:节约吗,我懂,但如何节约可能并不是很清楚。同学们你们看完电视拔插头么?实际上这种不拔掉插头的行为也在耗电,这叫待机耗电,我国城市家庭的平均待机耗能相当于每户使用15瓦的长明灯。除了我们自身注重节约能源之外,我们还应重视使用绿色科技,如购买节能电器等,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节能。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充分利用我院全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这个平台,积极参加院团委、学生处、思政部举办的一些列生态文明活动如:保护湘江母亲河、变废为宝、爱鸟周宣传活动并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到环境保护中。

一棵树好栽,,而一片森林则不宜培育,生态文明贵在建设,难在坚持,让我们牢记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意识体现在每一个生活、发展环节,自觉珍爱自然、保护环境,做建设美丽中国的先锋。

 

 

    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从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随手关掉水龙头,不良费粮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争做文明大学生。